携程:短途运输航空是对大交通的很好补充
       本期四川国际航展《客话》系列展商专访:

  携程机票事业部通用航空创新业务(以下简称“携程通航”)

  “短途运输航空是对大交通的很好补充”

  2019四川国际航展将于9月29日-10月3日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举办,展会由德阳市政府、四川航空集团主办,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市政府、德阳高新区管委会承办。我们有幸采访到中国第一个正式涉足通航产业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携程,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携程,了解近两年短途运输在票务市场上的经营。

  Q

  近两年通航短途运输快速发展,贵公司也率先布局,可否给我们介绍一下贵公司目前在通航票务方面的发展情况?

  携程通航:2017年12月,我们正式上线销售了第一条短途运输航班,是一条新疆区域的航线,由此开启了短途运输业务的尝试,旨在为通航企业和有需求的用户做好支持。我们和国内执飞短途运输的通航企业均有良好合作,累计已上线近百条短途运输航线,惠及2万人次旅客,且从趋势来看,民众对于短途运输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大量的回头客与新增客源逐渐使得一些航线一票难求,尤其是在2019年,个别航线实现了加班计划,这为短途运输的保障、航变处理、往返程需求有了巨大帮助。

  Q

  根据贵公司近两年在短途运输票务市场上的经营,结合相关数据,可否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通航短途运输的发展情况如何?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携程通航:得益于民航局对于通航业务的大力支持并推出的各种优惠政策,可以说从2018年始,通航业务,尤其是短途运输,形成了爆发式增长。总体的感觉是各地开花、争先恐后,尤其是与我们长期合作的几家国内知名的通用航空公司,其业务覆盖到了全国各地,我们很高兴看到这种“热闹”的局面。比如在内蒙、新疆、云南,这些区域也是我国目前短途业务发展领先区域。这不是没有道理,地域辽阔、地势复杂是不可替代的通航沃土,动辄十几个小时的乘车时间使得飞机是需求最大的交通工具,这也是短途运输的核心价值,即高效的对于干线、支线的民航市场做一补充,而另一方面这些地区的政府、机场对于通航事业的支持也是很大的。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从通航企业以及旅客两方的反馈来看,能否持续稳定的飞下去是第一挑战,这需要多方的支持,尤其是短途飞机的座位数决定了如果脱离补贴那么单凭客票收入是绝对无法覆盖成本的;而公务机面临的困境我们觉得有两个,一是地面成本太高导致整体的价格下不来;二是行业内有些乱象,比如较为封闭、缺乏公开透明的询价报价,消费者便会有疑虑,这些因素都在制约着公务机市场的发展。

  Q

  就目前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携程是中国第一个正式涉足通航业务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可以说是先人一步,当初做出这个战略决策是如何考虑的?贵公司认为互联网和通航的结合点在哪里?

  携程通航:始于偶然,发于情怀。最早介入此项业务,只是单纯地希望真正需要的那部分群体能有更方便的购买渠道。随着业务的发展,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行业,有需求、有未来,一些地方政府也从便民角度投入了资源。

  所以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努力,贯彻落实局方与政府的规划布局,另一方面可以将这些好的产品推荐给我们的用户,能切实解决一些区域居民的出行问题。我们的大交通板块覆盖了所有的出行方式,短途运输作为一种通行方式,是对大交通一个很好的补充,短途与干支线民航的结合,与铁路大巴的结合,一切皆可,这也为我们的客户实现了多一种的出行方案。

  Q

  我们了解到,贵司的机票业务是由总部在主推,但通航短途运输机票业务推进工作专门安排在四川,是否与四川的区域业务发展特点有关呢?除了短途运输,携程未来是否对通用航空领域有更加深入的布局,诸如低空游览等?

  携程通航:四川地处西部,是西部地区航空大省,也是中国民航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同时,四川盆地的地理条件特殊,同时存在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四种地形,具备发展短途运输的巨大潜力。我们希望能以四川为支点,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通用航空短途运输发展中作出更多的努力。

  通用航空中不仅是旅客运输,其他旅行服务相关的业务我们都会在不同的产品线上涉足,帮助通用航空企业在客户销售和服务端有更好的推广。比如通航之中包括公务包机、直升机接驳、低空旅游等,未来这些资源得以整合,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条的话,那么增长幅度一定是可观的。

  Q

  民航飞行学院就坐落在德阳广汉,是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为航空产业发展储备飞行人才,贵公司在飞行培训领域,是否有计划与业内开展一些合作项目?

  携程通航:术业有专攻,但只要是力所能及,能为民航通航事业做出微小贡献的事情,我们都乐于响应。

  Q

  今年9月29日-10月3日在德阳广汉举办的四川航展,贵公司有什么参展计划?对本届航展有哪些期许?

  携程通航:这次参加四川国际航展,我们是学习者。希望本届航展能够成为一个业内人士高效交流、融汇资源的大平台,在展示自己、开阔视野的同时,能获得更多启发,参与者展后回到各自岗位也能更好地为航空事业做出贡献。